|
【作者】:
张目
【分类号】:
K207
【来源】:暨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表时间】:2012 |
【关键词】:
镇山 ;
国家祭祀 ;
道教 ;
民间信仰
|
【内容摘要】:
:镇山作为与五岳并称的名山,是远古山川崇拜的产物,在经历了由多镇山、四大镇山至五大镇山的历史演变过程后,形成了现今包括东镇沂山(今山东临朐)、南镇会稽山(今浙江绍兴)、西镇吴山(今陕西宝鸡)、北镇医无闾山(今辽宁北镇)、中镇霍山(今山西霍州)在内的五大镇山祭祀格局。镇山本身所蕴含的深远政治寓意使其与国家政权紧密的捆绑在了一起,随着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发展,镇山的地位被不断提高,包含建庙、封号、定期性祭祀等与镇山相关的祭礼得以不断发展和成熟,其结果便是五大镇山祭祀格局的形成。封建国家体制之下的五大镇山已不再是单纯的山川崇拜,它被注入了封建国家礼制的内核,国家祭祀体系之下的五大镇山格局已转化为国家镇山祭祀格局。位属中祀的镇山祭祀作为古代国家礼制的一部分,国家祭祀无疑是昭示其性质的精神核心。然而镇山祭祀格局的体系性决定了其所包罗内容的丰富多样,在镇山祭祀格局的发展过程中新的影响因素不断加入,道教和民间信仰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道教和民间信仰等因素的加入为镇山祭祀增添了新的色彩,极大的丰富了五大镇山祭祀格局的精神内核,使镇山祭祀格局朝着更加完整和多元的方向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五大镇山祭祀格局形成过程的梳理以及镇山政治含义的解读,进一步分析镇山祭祀格局精神内涵中的国家祭祀、道教祭祀和民间信仰等因素,力图还原出完整的古代国家镇山祭祀格局,为古代国家镇山作一个全面深刻的政治注脚。
导师:王元林;
...更多
还原
|
如浏览器不支持PDF论文在线阅读,请下载安装PDF阅读器插件,建议下载福昕PDF阅读器 |
|
|
|
打开手机移动端并分享到媒体: |
点赞和评论功能被管理员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