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秦文化论文发表

试析《吕氏春秋》的编撰与战国后期秦文化整合现象

切换到手机移动端阅读学术文献>>


推荐追加者:访客4200   追加或发布时间:2018/4/29   阅读数:7

【作者】: 刘全彬    【来源】 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发表时间】: 2007   分类号】: K231   
【关键词】: 《吕氏春秋》 秦文化 齐鲁文化 文化整合
【内容摘要】:
《吕氏春秋》的编撰成书是秦文化发展史中重要的文化事件,是一次秦文化对齐鲁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的自觉整合实践。吕不韦编撰《吕》书的政治文化目的在于:丰富秦文化的内涵,着眼于秦国发展的长远大计,为秦帝国的建立和长治久安提供思想理论和文化资源。这一政治文化目的具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也决定了《吕》书带有浓厚的政治功利性色彩。《吕》编撰群体有两种类型构成,一为倡言“学术”的文士类型,一为熟知法令吏道的文吏类型。如果依据其地域文化特色,编撰群体的主体又可以化分为秦晋之士和齐鲁之士两种类型,前者多为文吏,后者多为文士。吕不韦门客群体的构成是多元的,其主体部分则由秦晋的文吏和齐鲁的文士两种类型构成,在他们身上带有着不同特色的学说和价值观念,由此也决定了《吕》书融汇百家学说、整合东西方两种类型文化的特征。《吕》书以黄老道家的“法天地”、“因时施政”思想为指导,以纪、览、论三位一体的体例结构,系统而较为合理地整合了众多复杂的诸子学说和思想理论。就《吕》书学派倾向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过多的争论意义已经不大。战国后期,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交流,诸子百家之间的思想界限已经越来越来模糊,而且一些思想元素由于其共同的渊源或彼此之间的借用已经成为共同的观念。虽然《吕》书很多内容来源于其它诸子文献,但是经过编者的一番统筹安排、取舍、熔铸,这些文字在《吕》书中已经获得了整体上的意义,与之相应的思想元素也就成为《吕》书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吕》在编撰目的、主体内容、核心价值观、语言特色等方面构成了一个整体思想文化体系,集中体现了秦文化在战国后期的发展趋势。战国后期秦文化的发展是以在继承秦文化的基础上整合齐鲁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的方式来实现的。本文从先秦诸子学说和地域文化的两个角度具体分析秦文化对齐鲁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的整合。《吕》书从如何治理一个帝国的诉求出发整合了众多诸子之家思想学说,它力求破除门户之见,从哲学思想、君道、臣道、军事、教育、农业等诸多方面整合其思想资源。秦统治者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出发将齐鲁文化中的道德伦理学说等文化资源整合进秦文化,使秦文化在战国后期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战国后期的秦文化整合现象具有以下特征:一、以吸收借鉴稷下学术成果为主;二、具有浓厚的政治功利性;三、多元性和开放性。这一文化整合实践的进程并没有因吕不韦学术群体的解散而止步,秦始皇秦始皇虽笃信法家学说,但却不能摆脱《吕》书编撰活动给秦国、秦朝带来了的深刻影响,而继续对齐鲁文化学习和整合。如在秦朝制度建设和宣扬的国家意识形态方面,都不同程度吸收借鉴了齐鲁文化的一些因素。以《吕》书编撰活动为推动,秦文化在继商鞅变法之后第二次整合东方文化,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开始由地域文化逐渐上升为主流文化,进而开启了秦汉大一统文化形态的时代,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导师】 胡新生;
...更多
【机构】: 山东大学

   大小:2775k  
如浏览器不支持PDF论文在线阅读,请下载安装PDF阅读器插件,建议下载福昕PDF阅读器
分享到:0
分享到手机移动端: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0) 参考文献(0) 引证文献(0) 二级引证文献() 读者推荐文献(0)
题名相似文献(0) 相似文献(0) 相关文献(0)

年度文献数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点赞(为文章作者点赞!)

【相关文献】:(包含本文主题词的文献)
  [1]  身体与国政:黄老学说影响下的战国秦汉政治 [J] / 曲柄睿 / 文史哲   / 2023(03) .
  [2]  从秦咸阳发现带“戎”字陶文试析秦戎关系 [J] / 谢高文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2017,(00) .
  [3]  论墨学技术理念与秦文化的关系——以“连弩”为标本 [J] / 王子今 / 史学月刊   / 2022,(05) .
  [4]  论秦穆公时代秦人称霸西戎的策略 [J] / 杨曙明 / 秦汉研究   / 2021,(02) .
  [5]   试析秦人殉制度的演变 [J] / 王超翔 / 秦汉研究   / 2021,(01) .
  [6]  阴阳五行说与秦之关系探析 [J] / 史党社 / 贵州社会科学   / 2020,(04) .
  [7]   《吕氏春秋》“八览”、“六论”未尝“布于咸阳市门”——《吕氏春秋》... [D] / 李建华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 2018年04期.
  [8]  略论秦统一中的秦墨学 [J] / 吴保传; 张爱红;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 2019年04期 .
  [9]  论《吕氏春秋》的性质和历史地位 [J] / 雷依群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8年03期 .
  [10]  《吕氏春秋》的用人之道 [J] / 郝建平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9年05期 .
  [11]  《吕氏春秋》自然灾害探析 [J] / 孙伟鑫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9年05期 .
  [12]   山西侯马市虒祁墓地的发掘 [J] / 范文谦; 田建文; 谢尧亭; 王金平; /考古   / 2002年04期 .
  [13]  清华简与墨学管窥 [J] / 刘成群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年03期 .
  [14]  戎狄之旅——内蒙、陕北、宁夏、陇东考古考察笔谈 [J] / . / 考古与文物   / 2012年01期 .
  [15]  河北元氏县南白楼战国秦汉墓地的发掘 [J] / 余西云; 李默然; 宋海超; / 考古   / 2018年02期 .
  [16]  由清华简《子仪》说到秦文化之“文” [J] / 宁镇疆; 龚伟; / 中州学刊   / 2018年04期 .

转到   页   [首页] [上一页][下一页] [尾页]  页次:1/5页  共7916篇/页

  • 扫描二维码登录移动客户端

当前在线:6136人       备案号:陕ICP备18006223号-1   公安备案号:陕公网安备610115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