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秦文化论文发表

论秦的标准化研究

切换到手机移动端阅读学术文献>>


推荐追加者:访客8346   追加或发布时间:2018/4/29   阅读数:5

【作者】: 李迎春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发表时间】: 2011   分类号】: K233   
【关键词】: 古代标准化 手工业 秦文化
【内容摘要】:
秦是在周故地岐兴起,岐地具有广阔的肥沃土地,秦又接受了“周馀民”,客观上为秦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不仅使秦放弃了原来的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秦国的经济结构,同时加快了秦对周文化的吸收,同时也继承了周的手工制度和制作产品标准。正如《周礼·考工记》记载秦的手工工种是非常繁多的,有“百工”。“百工”主要是指六大类的工匠,即:木工、金工(青铜工)、皮工(皮革工)、设色工(染色工)、刮磨工(刮削工)、搏值工(陶瓷工)。这六大类工匠用熟练的工艺生产各种手工产品,并且这些手工产品各有各的标准。秦在继承周的标准制度基础上,也不断的创新。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认为如“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穀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谿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也。”正因这种局面,商鞅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行之有效的的措施来促进秦标准化的发展。如实行统一的度量衡,“平斗桶、权衡丈尺”,并制定标准的度量衡器推行到秦国各地。正因如此,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时任秦相国的蔡泽说:“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本着维护自己的统治,使经济复兴,文化繁荣,在全国上下展开了标准化的浪潮。他下令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田亩,统一兵器。同时他颁布律法,对手工业管理及其产品的制作工艺以及其他物资的检验保管进行了规范。秦始皇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标准化的运动,改变了各国分裂割据形成的不同的标准,社会各领域形成了一定规范,利于消除各国割据余毒,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维护政治上统一安定。经济上,由于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物资交易简单,加上驰道和车辆统一使其运输便捷;文化上,文字的统一,消除人民沟通障碍,易于人们交往;政治上,律令统一,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军事上,军队实行标准化建制,利于军队调动。秦始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方面实行了统一化、规范化,为其发展开辟了广泛前景。秦始皇实施标准化的一些政策,为汉及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采用,对我国古代社会的标准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说秦为古代标准化提供了初步的雏形,汉及以后的历代都是沿用这个雏形,并不断丰富和向前发展的。因此,秦是我国古代标准化的初步定型时期,是我国古代标准化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对后世的标准化起到了积极标示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因此理清秦这一历史阶段的标准化进程,对于探索中国古代的标准化的变化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导师】 王克奇;
...更多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

http://www.sdnu.edu.cn/
山东省
   大小:2243k  
如浏览器不支持PDF论文在线阅读,请下载安装PDF阅读器插件,建议下载福昕PDF阅读器
分享到:0
分享到手机移动端: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0) 参考文献(0) 引证文献(0) 二级引证文献() 读者推荐文献(0)
题名相似文献(0) 相似文献(0) 相关文献(0)

年度文献数
参考文献: 1978(1)  1980(1)  1997(1)  2000(1)  2002(1)  2003(2)  2004(1)  2005(2) 
引证文献: .(1)  2007(2)  2008(3)  2009(3)  2010(1)  2011(4)  2013(6)  2014(8)  2015(5)  2016(2)  2017(11)  2018(4) 
点赞(为文章作者点赞!)

【相关阅读】:(包含本文题名关键词的微信文章)
共1672 篇文献  分105 页  转到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页
【相关文献】:(包含本文主题词的文献)
  [1]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设置与军事史意义 [J] / 王学理 / 军事历史   / 2022(06) .
  [2]  秦封泥所见泰山郡及其属县再议 [J] / 柴欣 / 泰山学院学报   / 2023,45(01) .
  [3]  汉简《岁纪》与秦始皇陵营建 [J] / 姚小鸥 /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23-04-26 .
  [4]  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秦始皇”形象演变探析 [J] / 李培健 /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 2023,36(03) .
  [5]  《编年记》与秦始皇过安陆之辨 [J] / 李洪财 / 中国史研究   / 2023(02) .
  [6]  洛川月家庄秦墓出土陶文及秦衙县考 [J] / 齐耐心; 于有光; 孙战伟; / 考古与文物   / 2023(01) .
  [7]  秦封泥中苑囿职官结构勘考——以“御弄”为中心 [J] / 吴旦 / 考古与文物   / 2023(01) .
  [8]  陕西洛川月家庄秦墓发掘简报 [J] / 孙战伟; 夏培朝; 刘建峰; 王云峰; 邱学武; 许甫喆; 庞凯; 申保发; 王保平; 冯丹; / 考古与文物   / 2023(01) .
  [9]  陕西旬邑孙家遗址战国时期居民体质特征研究 [J] / 赵东月; 豆海锋; 刘斌; / 北方文物   / 2022(05) .
  [10]  从彩绘纹样管窥秦铜车马历史文脉 [J] / 赵聪文; 徐青青; / 大众文艺   / 2018(20) .
  [11]  秦陵铜车马最佳保存湿度的确定 [J] / 王丽琴; 党高潮; 程德润; 郭振琪;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9(05) .
  [12]  论秦始皇陵铜马车系驾构件中靷的结构和作用 [J] / 周默轩 / 自然科学史研究   / 2020,39(04) .
  [13]  秦始皇帝陵兵俑冠式探析 [J] / 于朋天 / 文物鉴定与鉴赏   / 2022(12) .
  [14]  秦人服饰文化再探析——从泾渭秦墓出土的陶俑出发 [J] / 王欣亚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44(05) .
  [15]  秦代陵寝制度的相关问题简论 [J] / 刘尊志 / 南开史学   / 2022(01) .
  [16]  秦人石文化的特殊性及其汉代影响 [J] / 崔建华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2,37(01) .

转到   页   [首页] [上一页][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93页  共308116篇/页

  • 扫描二维码登录移动客户端

当前在线:5872人       备案号:陕ICP备18006223号-1   公安备案号:陕公网安备610115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