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亚光; 刘亚东 【来源】: 农业考古 【发表时间】: 2014年01期 【分类号】: K232 ; F301 | ||||||||||||||
【关键词】: 秦 ; 大一统 ; 战国 ; 社会转型 ; 历史定位 | ||||||||||||||
【内容摘要】:
人口的结构性流动与随之出现的非血缘性杂居,构成了持续性推动东周、秦、汉时期社会转型的微观场景,而作为一种宏观层面的必然结果——地缘政治因素与制度雏形应运而生,这构成了战国社会转型的基本表现。经过深入考察,我们发现拓荒引发的土地意义变化和生产方式变革构成了战国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因,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缘社会结构雏形的确立,成为地缘因素存在局域性优势背景下推动社会转型初步完成的重要推力。
【机构】: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
充州市卫生局
| 【基金】:
辽宁省社科联项目“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研究——以农业发展和人口的结构性流动为中心”(项目编号:2011lslktlsx-10) | |
如浏览器不支持PDF论文在线阅读,请下载安装PDF阅读器插件,建议下载福昕PDF阅读器 | ||||||||||
![]() | ||||||||||
分享到手机移动端:![]() |
||||||||||
引文网络 | ||||||||||
二级参考文献(0)
![]() ![]() ![]() ![]() ![]() ![]() |
||||||||||
![]() ![]() ![]() |
||||||||||
年度文献数 参考文献: |
||||||||||
引证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