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
欢迎登录秦汉文化网
古代国家镇山祭祀格局初探
古代国家镇山祭祀格局初探
古代国家镇山祭祀格局初探
推荐追加者:
kakacat
发布时间:
2018/6/1
阅读数:
8
【作者】:
张目
【来源】:
暨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表时间】:
2012
【关键词】:
镇山
;
国家祭祀
;
道教
;
民间信仰
【内容摘要】:
:镇山作为与五岳并称的名山,是远古山川崇拜的产物,在经历了由多镇山、四大镇山至五大镇山的历史演变过程后,形成了现今包括东镇沂山(今山东临朐)、南镇会稽山(今浙江绍兴)、西镇吴山(今陕西宝鸡)、北镇医无闾山(今辽宁北镇)、中镇霍山(今山西霍州)在内的五大镇山祭祀格局。镇山本身所蕴含的深远政治寓意使其与国家政权紧密的捆绑在了一起,随着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发展,镇山的地位被不断提高,包含建庙、封号、定期性祭祀等与镇山相关的祭礼得以不断发展和成熟,其结果便是五大镇山祭祀格局的形成。封建国家体制之下的五大镇山已不再是单纯的山川崇拜,它被注入了封建国家礼制的内核,国家祭祀体系之下的五大镇山格局已转化为国家镇山祭祀格局。位属中祀的镇山祭祀作为古代国家礼制的一部分,国家祭祀无疑是昭示其性质的精神核心。然而镇山祭祀格局的体系性决定了其所包罗内容的丰富多样,在镇山祭祀格局的发展过程中新的影响因素不断加入,道教和民间信仰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道教和民间信仰等因素的加入为镇山祭祀增添了新的色彩,极大的丰富了五大镇山祭祀格局的精神内核,使镇山祭祀格局朝着更加完整和多元的方向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五大镇山祭祀格局形成过程的梳理以及镇山政治含义的解读,进一步分析镇山祭祀格局精神内涵中的国家祭祀、道教祭祀和民间信仰等因素,力图还原出完整的古代国家镇山祭祀格局,为古代国家镇山作一个全面深刻的政治注脚。 导师:王元林;
...更多
还原
【机构】:
暨南大学
分享到:
0
点赞和评论功能被管理员关闭
【引文】
:
【相关文献】
:
[1]
“秦人不得真道”考
/
姜生
/
文史哲
/
2021,(01)
[2]
论战国时期的道教——以《史记·封禅书》为中心的思考
/
熊铁基
/
世界宗教研究
/
2021,(05)
[3]
重庆丰都东汉纪年陶盘试解
/
王保成
/
考古与文物
/
2019年01期
[4]
四川汉画像所见丹鼎图考
/
庄小霞
/
四川文物
/
2015年06期
[5]
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的秦时民间信仰活动探微
/
沈刚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
2009年01期
[6]
秦汉时期民间信仰与社会救助
/
张弘;陈仁兴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6年01期
[7]
稷祀与民间社日研究
/
曹书杰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02期
[8]
古代国家镇山祭祀格局初探
/
张目
/
暨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
2012
[9]
燕齐方仙道与道教的出现
/
张世响
/
齐鲁学刊
/
2004年03期
[10]
国家祭祀与地方秩序构建中的互动——以唐宋元伏波神信仰地理为例
/
王元林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年02期
[11]
政治仪式与权力秩序--古代中国“国家祭祀”的政治分析
/
廖小东
/
复旦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
2008
[12]
泰山神信仰的源流浅说
/
王元臣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年04期
[13]
东海神的崇拜与祭祀
/
王元林
;
李华云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年02期
[14]
谶纬神话与东汉国家祭祀体系的构建
/
张树国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年04期
[15]
甘泉与西汉中期的国家祭祀
/
李都都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年05期
[16]
国家祭祀体系下的镇山格局考略
/
王元林
;
张目
/
社会科学辑刊
/
2011年01期
转到
选择页
1
2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
尾页
]
页次:
1
/2
页 共
32
篇
16
篇/页
请点击网站上方Logo查看更多栏目内容!
备案号:陕ICP备18006223号-1
公安备案号:陕公网安备61011502000008号
分享到:
在线:
11438
人
友情链接
问卷调查
留言板